人民幣匯率近日走出強勁上漲勢頭:
11月29日,離岸最高7.24,在岸7.2079。
11月30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升破7.10元關口。
12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調升544個基點。
12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繼續調升683個基點,報7.0542。
12月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7.0427。
12月5日,離岸6.92,在岸6.94。
北京時間12月5日早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升值超400點,突破“7”關口,創9月份以來新高。截至發稿,美元離岸人民幣暫報6.95915,升幅為0.95%。
人民幣的大漲,是近期外匯市場一大風景線。單看11月,人民幣匯率就曾數日出現逾千點漲幅。Choice數據顯示,當月,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3.1%,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月內升值近4%。
美元指數“見頂”的助攻效應
人民幣為何近期連番走強?據上海證券報,分析人士認為,內外部因素合力推動人民幣近日企穩回升。
外部看,美元筑頂跡象已現,人民幣借勢回升。在通脹數據降溫回落、美聯儲“暗示”放緩加息的背景下,美元指數11月累計跌幅超5%,創12年來最差的單月表現紀錄。截至發稿,美元指數跌破105關口,報104.5。
向內看,國內穩增長政策措施持續發力,穩經濟、穩樓市、穩預期舉措頻出,國內疫情防控政策持續優化,市場信心逐步修復,為人民幣走強提供“底氣”。
“我國經濟向上動能進一步增強,經濟基本面預期改善,疊加美元指數明顯回落,非美貨幣相對美元普遍升值。人民幣對美元走強是必然的趨勢。”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說。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我個人認為相對于長期合理的水平,(人民幣匯率目前)是存在明顯的低估的。”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如是說。而今年造成人民幣貶值的原因,比如美元走強、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等,這些因素接下來可能有明顯的弱化或者改善。高善文預計,目前人民幣超調了,預計會有一個向合理水平恢復和擺動的需求,未來反向破預期沒什么懸念。
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表演講,這是他在12月13日~14日的FOMC議息會議之前的最后一次公開講話。鮑威爾稱,“以任何標準衡量,美國通脹都依舊過高”,因此需要進一步加息。同時,當利率接近足以降低通脹的水平時,放慢加息步伐也是有意義的。
他同時表示,“放慢加息步伐的時間可能最早在12月會議上到來。鑒于美聯儲在緊縮政策方面取得的進展,放慢加息的時間點,遠不如未來應達到的利率峰值以及維持在限制水平所需的時長更重要。”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22日當周,投機客的美元凈空頭頭寸達到18.2億美元,創下2021年7月以來的最高值。
匯豐銀行外匯研究主管梅克爾(Paul Mackel)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這表明眾多資本普遍預期美元指數基本見頂,因為美聯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加之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大,都對美元走強構成巨大壓制效應。
摩根士丹利策略分析師Andrew Sheets認為,不排除年底對沖基金借助美聯儲加息預期放緩的機會,紛紛對美元多頭獲利了結,但這都將支持全球資本轉而買漲非美貨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顯示,2023年,美國、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GDP)或將同比上漲1.0%和0.5%。
不過,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均表示,目前海外多個主要經濟體的衰退風險較大,由于歐美等發達經濟體是中國重要的出口方向。“這些國家消費減弱,將影響中國外需,進而影響中國對外出口,從而影響人民幣漲勢。”東吳證券(6.990,0.14,2.04%)首席宏觀分析師陶川表示。
海關總署統計,美元計價下,10月,中國出口總額同比負增長0.3%,進口總額同比負增長0.7%。從主要貿易對象來看,10月,中國對美國出口跌幅擴大至-12.6%,對歐盟和英國的出口也轉負至-9.8%,均為2020年3月以來新低。
從當前的消費情況來看,在通脹壓力下,目前歐美的“假日消費”情況亦不容樂觀。密歇根大學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11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環比下降5.2%,同比下降15.7%。另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一項調查顯示,67%的美國受訪者表示,因為通脹難以買到心儀之物,69%則擔心經濟衰退會限制消費能力。
明年下半年重新進入升值通道
一般而言,經濟基本面因素對于匯率中長期趨勢具有指示作用。而主導短期人民幣走勢的重要變量為市場預期和國際金融市場變化等外部因素。
我國經濟基本面是人民幣保持基本穩定的基石。
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出臺的穩經濟措施前所未有,既有貨幣政策的持續不斷賦能,也有減免稅費的連續減負,更有鼓勵投資、強化消費和刺激出口的一攬子舉措。正因為如此,三季度經濟增長迅速擺脫頹勢,GDP增長達到3.9%,前三季度GDP增長為3%。除了存量政策,近期中央、國務院又連續出臺穩經濟的利好政策,為年底穩經濟沖刺繼續發力。
一方面,央行通過全面降準,釋放5000億流動資金,并由此釋放貨幣政策的乘法效應,給全市場注入數萬億資金流動性,在重點澆灌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的同時提振全市場信心,消弭市場恐慌。
另一方面,政策穩定樓市去系統性風險。從保交樓到近期支持樓市的16條,再到資本市場支持樓市平穩健康發展的5項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的“三支箭”發出,拂去了籠罩在房地產市場的萎靡之氣。
最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上下反復震蕩,對此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預計,如此“膠著”的狀態會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下去。明年人民幣再度出現大幅度貶值的可能性很小,大概率是在一個較小區間內波動。
“現在來看,人民幣未來的走勢還具有一定不確定性,其走勢取決于美聯儲加息的節奏,以及市場對其他主要貨幣的一個判斷。”但汪濤認為,明年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尤其是對中國經濟信心回升,明年下半年人民幣應會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