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跨境貿易日益活躍,為保證消費者權益,打擊侵權、走私商品顯得格外重要。對于侵權商品,各地海關的態度非常明確:嚴查嚴打、零容忍。
根據海關發布的信息顯示,2021年全國海關查扣進出口侵權嫌疑貨物達到了7.9萬批次,共計7180萬件。
打算售賣這些侵權產品的人,大多抱著僥幸心理,或缺乏法律意識或想以蒙混過關,殊不知,最終只會自討苦吃。這才剛過完年沒多久,海關又查獲了不少侵權產品。
霍爾果斯海關查獲侵權音響1848個
近日,霍爾果斯海關連續查獲三批由鐵路運輸方式出口的涉嫌侵犯“JBL”商標的音響,共計1848個。經品牌權利人確認上述貨物侵權,并申請海關保護,目前該案已立案調查。
二連海關查獲侵權電熱水壺765個
2月6日,二連海關查獲疑似侵權物品765個。海關關員在對一票出口貨物進行查驗時發現,該票貨物中存在印有 DAEWOONG 標識的電熱水壺765個,涉嫌侵犯知識產權。
外港、北侖海關查獲涉嫌侵權圓珠筆240萬
日前,外港海關關員在對一票出口申報為“無品牌圓珠筆”的貨物進行查驗時,發現有較大侵權嫌疑。
經開箱細查,在集裝箱深處發現有部分貨物去除外部中性包裝后,內藏匿有包裝及商品本身均清晰印有“BIC”標識的圓珠筆共計40萬支。經權利人確認,確屬侵權。
除了上海,寧波也查獲了同品牌的假冒產品。近日,北侖海關查獲滿滿2個集裝箱的假冒“BIC”牌圓珠筆,共計約200萬支。
這批貨物申報品名為手電筒、圓珠筆、膠帶等小商品貨物,查驗發現,紙箱內全部是橘黃色包裝的圓珠筆外盒,顯著印刷“BIC”商標。經聯系權利人,確認這些“BIC”牌圓珠筆全部為假冒產品。目前,已依法扣留。
廬州、皇崗海關查獲侵權Apple產品
日前,廬州海關在郵遞渠道發現同一寄件人連續發出的16件可疑出口郵包。經開拆查驗,包裹內實裝物品為涉嫌侵犯apple品牌知識產權手機殼,共計668個。
經調查,當事人承認侵權行為,主動申明放棄上述物品。目前上述侵權物品已按規定程序進行處置。
除了手機殼,皇崗海關還查獲了一批侵權的蘋果手機。經權利人確認,皇崗海關此前在貨運出口渠道查獲的500臺智能手機侵犯“Apple logo(圖形)”商標專用權。海關已對貨物實施扣留。
黃島海關查扣涉嫌侵權潤滑油120千克
日前,黃島海關依法查扣涉嫌侵犯“SKF”商標專用權的潤滑油120桶,重120千克。潤滑油外包裝紙箱及產品罐體上均使用了“SKF”標識,商標印制粗糙,同箱產品商標存在明顯色差。目前,海關已暫扣涉嫌侵權貨物,待進一步處理。
南通海關查獲侵權“電機放大器”
近日,南通海關依法扣留涉嫌侵犯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MITSUBISHI”品牌商標權的電機放大器,共計40件。
天津濱海機場海關查獲侵權揚聲器
某企業申報一批進口“揚聲器”設備,申報信息為“無品牌”。然而現場關員發現實貨上有“BOSCH”品牌標識,經聯系權利人確認,該票貨物涉嫌侵犯知識產權,權利人申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
經清點,涉嫌侵權揚聲器共計192個。目前該關已啟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措施。
大鵬海關查獲侵權蓄電池,共計10噸
據了解,自2021年以來,海關總署已先后部署了“龍騰行動2021”、“藍網行動2021”、“凈網行動2021”等針對性專項執法行動,旨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且成果顯著。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除了有關部門的保護,還要靠賣家的自律。賣家在出口商品時,一定不要觸碰法律底線,新一年保持合法合規經營才是長久生存之道。
注:信息來源節選自海關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