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托運人持續被“一箱難求”的問題困擾的同時,港口和內陸運輸系統方面正用盡千方百計加快貨物的流通速度,中國港口目前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歐美港口卻在繼續擁堵,阻礙了集裝箱返回亞洲的同時,阻礙了全球供應鏈的恢復。
根據全球領先的物流技術公司Container xChange和全球領先的應用研究機構之一的Fraunhofer-CML聯合發布的報告,2021年集裝箱在中國的平均倉庫滯留時間為5天,比2020年的61天有明顯下降,真可謂中國速度。有些巧合的是,許多目的地國家的港口嚴重擁堵,集裝箱的平均倉庫滯留時間也在2021年創下新紀錄,在美國、英國、阿聯酋和南非的平均倉庫滯留時間均超過50天。
中國并不是2021年唯一一個集裝箱周轉速度增加的國家。越南、新加坡、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全球主要出口國在這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據統計,2021年這些國家集裝箱在的平均倉庫滯留時間分別為9天、11天、16天和19天。
Container xChange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ohannes Schlingmeier博士說:“一旦集裝箱到達亞洲,它們就會以創紀錄的速度被重新部署。但是,包括中國在內,許多起運港的集裝箱供需不匹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和歐洲進口商很難始終確保能找到足夠的集裝箱裝貨,不得不花費額外的精力提前計劃在哪里獲取集裝箱,尋求集裝箱的供應商、貨運代理或集裝箱公司更密切的合作。
就2021年集裝箱的平均倉庫滯留時間而言,表現最差的國家是美國和英國,分別為50天和51天。其次是南非47天、阿拉伯聯合酋長國40天、巴基斯坦31天以及德國25天。
研究發現,美國,這個在2021年集裝箱的平均倉庫滯留時間排名正數第二的國家內部,不同城市的表現也存在差異。美國2021年整體的集裝箱的平均倉庫滯留時間為50天,比2020年的66天略低。按城市統計,紐約為61天,休斯頓為59天、薩凡納為56天。而洛杉磯港和長灘港記錄的集裝箱閑置時間在40至42天。
Johannes Schlingmeier博士補充道:“隨著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在12月底突破5,000點大關,集裝箱運價在第四季度略有下滑后又成功反彈。港口擁堵正是一個主要的推動因素。Jefferies Equity Research發現,去年11月,約有36.2%的集裝箱船運力都被困在港口。只要港口擁堵不能解決,船舶運力和集裝箱的供需就會繼續嚴重失衡。隨著春節將至,Omicron變體帶來更多干擾,寧波港等多個港口正在加強疫情管控防范措施,預計集裝箱運輸行業今年開局仍不平穩?!?/span>
集裝箱的平均倉庫滯留時間是Container xChange和Fraunhofer–CML“C-TIMING”研究的成果之一。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向市場提供集裝箱運輸的分析和預測,它還得到了德國聯邦教研部的支持。
Containe rxChange是一家科技公司,是一個在線平臺,可以幫助集裝箱物流行業的所有利益相關者購買、銷售和租賃集裝箱。Kuehne+Nagel、Seaco或Sarjak等1000多家公司都在使用其在線平臺來獲得市場透明度、減少集裝箱滯期費以及增加靈活性。Container xChange的數據涵蓋了從尋找新合作伙伴到跟蹤集裝箱和管理付款的整個交易流程,集裝箱交易就像預訂酒店一樣簡單。公司由Johannes Schlingmeier博士和Christian Roeloffs于2017年創立,總部位于德國漢堡,現擁有200多名員工。
注:來源:節選自信德海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