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暫的回升過后,上周集裝箱海運運價再度轉跌。
根據上海航交所3月2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上周下跌1.37點至908.35點,跌幅0.15%,繼此前終止九周連跌之后又再度轉跌,反映出美國線需求低迷的壓力。歐洲線運價連續三周上漲,已見落底訊號。
最新一期的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NCFI)較上期上漲5.9%。21條航線中有15條航線運價指數上漲,6條航線運價指數下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主要港口中,11個港口運價指數上漲,5個港口運價指數下跌。市場預期運價有望回穩。
美西航線:
經過前期的連續下跌,美西航線運價保持平穩,已處于或接近觸底,SCFI美西運價1155美元/FEU,較上期下跌6美元,跌幅僅0.51%; Xeneta的XSI指數美西僅小幅下跌1%,平均1218美元/FEU。FBX指數也下跌1%至1016美元/FEU; NCFI指數上漲1.1%。船公司雖稱市場絕對低點為1000美元,但又在爭取至少是目前現貨運價兩倍的合約價。
咨詢顧問Jon Monroe認為,跨太平洋航線傳統的4月第一周簽約的合約季將被延長到年中。他表示:“如果無人問津,預計合約簽訂期限將延長至6月。”美西新合約價將在1400至1500美元之間。
美東航線:
美東的貨主BCO也面臨著兩難境地,美東即期運價繼續下滑,最新德路里Drewry的WCI指數美東運價再次下跌2%至2598美元/FEU,FBX指數下跌3%至2123美元/FEU,SCFI指數下跌2.39%至2038美元/FEU,NCFI指數下跌2.9%。這表明該航線的即期運價仍有待觸底。
跨太平洋航線的合約談判陷入僵局,在前景沒有明朗之前,貨主BCO和船公司似乎不愿達成新協議。
與此同時,由于班輪公司繼續控制運力投放,歐地航線部分航次出現爆艙情況,班輪公司主動推漲四月航次的市場運價。
地中海航線:
對于地中海航線來說,即期運價似乎正在復蘇,FBX指數顯示連續第二周上漲,本期增幅達到4%至2888美元/FEU。NCFI指數顯示地東航線運價上漲3.4%,地西航線運價上漲4.1%。WCI地中海航線指數與上期持平。唯有SCFI指數下跌2.72%至1606美元/TEU。總體來看運價相對企穩。
近洋線方面:
SCFI指數顯示,遠東至日本關西每TEU下跌10美元;至日本關東每TEU下跌1美元;至東南亞每TEU則較上期上漲4美元,漲幅2.1%;至韓國則較上期下跌9美元。
歐線運價受前期停航 和罷工影響如期繼續反彈 當前,集裝箱船擁堵情況已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3/25日Clarksons全球集裝箱塞港指數為31.6%,相較一周前+0.3pct,同比-5.3pct。隨著港口擁堵的緩解,港口周轉效率明顯加快。不過歐洲地區近期罷工較為嚴重。 法國近日通過的延長退休年齡2歲的法案,引發的罷工浪潮依舊綿延不停,最近又有百萬民眾涌上街頭罷工、抗議。德國方面,由于勞資談判沒能達成一致,兩大工會組織德國運輸行業舉行大罷工。 3月27日,德國交通部門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超級大罷工”。本次罷工由德國服務行業工會威爾第(Verdi)和鐵路運輸工會(EVG)聯合實施,罷工的范圍包含了鐵路、機場、港口、各地公共交通以及高速公路。大規模的罷工旨在使德國運輸和公共交通系統陷入停頓、癱瘓。
需求方面,近期全球銀行業危機蔓延加劇市場對金融危機的擔憂。美聯儲3月加息25BP落地后,受銀行業危機蔓延的影響,CME美聯儲觀察顯示5月美聯儲加息概率下降。
CME美聯儲觀察顯示,美聯儲5月維持現有利率水平的概率為88.2%,加息25BP的概率為11.8%。不過目前歐美通脹依舊嚴重,美國勞動力市場依舊緊張,就業市場強勁,如何平衡貨幣緊縮和加息外溢效應之間的關系成為美聯儲面臨的重要挑戰。
整體來看,經過了1-2月淡季之后,近期貨量逐漸開始增加,部分船公司已開始上調4月運價,適逢歐美長協簽約季船公司有望延續停航保價策略,集裝箱運價短期有望階段性筑底反彈,關注未來行業競爭格局變化。